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塞外田园大美灵丘欢迎你!

    信息发布者:武惠仁
    2017-06-12 17:45:43   转载

    灵丘空中大草原

    灵丘觉山寺

    灵丘桃花溶洞景区



    灵丘平型关遗址

    灵丘唐河湿地

       灵丘,因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因八路军抗日战场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而闻名。

      其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高速、国道贯通,历史悠久,革命、历史文物众多,自然景观迷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灵丘山多、坡多、沟多,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8%,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空气质量良好,全年二级以上天数在300天以上,是“洗肺”的绝佳去处。
      今年,灵丘县委、县政府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全力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发展大格局。力争到2017年年底,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真正实现旅游与县域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树立县域以旅游经济为支撑,以旅游发展为跳板,最终实现县域旅游事业繁荣发展,真正把灵丘建设成为面向京津冀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特色城镇。

        注重设计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为使灵丘经济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健康发展之路,灵丘县委、县政府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聘请易兰规划设计事务所为该县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灵丘旅游产业未来的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带一核心四区。一带指唐河观光带;一核心指县城武灵镇;四区:一是以觉山寺为核心的东部禅修宗教旅游区,二是以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为核心的西部战事遗址旅游区,三是以空中草原为核心的北部草原风光旅游区,四是以桃花山、花塔和北泉村为核心的南部田园峡谷旅游区。
      按照这个规划,灵丘将被打造成大同市的后花园、晋东旅游的第一站和京津冀地区休闲旅游的目的地,使旅游产业成为灵丘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今年,灵丘县计划重点推进南部田园峡谷旅游区和西部战事遗址旅游区的建设。一是结合有机农业第一期工程,在南山五个村庄以“乡村俱乐部”和有机农庄的形式发展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二是按照平型关军事文化园项目规划,一期投资3亿元,在平型关大捷遗址建设一个集教育、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军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灵丘旅游产业化起到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

    整合资源 提高旅游承载能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灵丘县结合当地农业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将发展有机农业作为灵丘农业现代化和特色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发展乡村旅游。其中,“灵丘有机农业园区”规划面积118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连片有机农业园区,涉及南山区一镇四乡208个村4.6万农民,计划总投资50个亿,实施103个项目。2014年启动的车河有机社区试点建设工程,已经成为灵丘的一张“名片”。目前已开工建设了车河、城头会、古路河三个有机社区,并在12个乡镇分别建设形式各异、特色鲜明的试点项目。北泉露天节假日演艺活动已渐成规模,每次演出观众达到三四千人。有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效能已初见成效。
      从2013年起,灵丘连续成功举办三届“车河有机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国际有机运动联盟亚洲理事会副主席周泽江以及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这里共商农业、旅游发展大计。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唐河资源,该县大力推进唐河湿地生态示范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在县城东部建设占地16.4平方公里的唐河湿地生态示范园,通过河道梳理、湿地保护等措施,结合科学的景观设计、丰富的业态规划,使其成为丰富市民休闲互动及提升城市形象的公共空间。

    提升硬件 打造旅游产业品牌

      发展旅游,先要搞好景区基础建设,灵丘县在这方面不惜重金投入,近年来,先后投资3800多万元,对桃花溶洞、空中草原、觉山寺、平型关和赵武灵王墓等景区(点)进行了开发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将交通主干线到各景区(点)的道路全部硬化,解决了景区的交通问题。特别是投资3000多万元对平型关纪念馆进行扩建、改陈布展、新建门区广场及将帅广场,去年投资310万元改造半景画和沙盘演示展厅,2013年聘请北京建工设计院就深入开发平型关红色旅游产业编制了《平型关军事文化园规划》。
      投资600万元对觉山寺砖塔进行维修,投资955万元的曲回寺石像冢保护设施建设工程和合计投资120万元的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市保)、赵北乐楼、支家洼戏台(县保)修缮工程。
      此外,通过借鉴外地经验,利用闲置的灵丘空军机场及周边土地资源,瞄准通用航空产业终端服务环节,把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旅游的抓手,这是灵丘发展的又一个“大手笔”。去年,机场军转民的工作已经完成。
      这一园区规划面积407公顷,总投资120亿元。重点业务发展为通航运营服务与配套保障、教育培训与商务会展、通航主题文化社区与综合旅游体验、通航工程试验与配药科研重点项目、通航制造等五个重点发展领域,从而使灵丘通航产业园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公务机综合运营中心,最终达到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推动全县经济再上台阶的目的。

    挖掘潜力 把旅游产品做出花来

      旅游产品的多样开发,是提升旅游产业形象的重要环节。灵丘黄烧饼等一系列特色美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干果、核桃、苦荞茶等旅游商品享誉省内外。银制品加工项目,是灵丘近几年推出的新兴旅游产品。宗银公司总投资2.3亿元上马了百吨白银冶炼和银制品深加工项目,电铸、压印两条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年可生产电铸银制品2吨、压印银制品20吨。
      灵丘县深入挖掘优势项目,打造有机农业产品,开发苦荞产品并通过科研加工提取出了一种叫苦荞芸香苷的元素,其具有很强的降糖降脂降压功能,利用这一科研成果投资建设了苦荞芸香苷生产线。

    借力旅游 让百姓钱包鼓起来

      通过全县上下联动互动,倾力发展旅游产业,灵丘县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支撑,以旅游为纽带,以点带面,一业带动多业,多业辅助一业兴的发展态势,旅游业已发展成为该县转型跨越、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据统计,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61.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79亿元,分别是县城常住人口的17倍,占全县GDP的42%;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51元,其中旅游业收入人均为1312元,占21%,特别是车河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9万元。2015年旅游税收759万元占财政税收9.9%,截至目前,全县从业人数达4200余人,占就业总数的21%。
      今后,灵丘县将以入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继续加大旅游开发投入,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大美灵丘,欢迎你来。

    灵丘重点旅游景点推荐

    空中草原风景区
      位于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东与河北涞源、蔚县交界处,顶部草甸面积3万亩,为山西七大绿地之一。区内有一景点被称作“脚踏三县”,游客站在这一点上,脚下踏的是山西灵丘、河北涞源、蔚县三个县的土地。在西甸子梁南侧有一天然冰洞,洞内积冰终年不化,称作“万年冰洞”。

    桃花溶洞风景区
      位于灵丘县的桃花溶洞景区地处太白巍山南麓,因每年春季满山遍开山桃花而得名。山上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钟乳石林立,形态各异。山下桃花泉,水温常年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日流量8000吨,落差146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瀑布群。

    花塔民俗村风景区
      位于灵丘县独峪乡,这里四面环山,河水绕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故称之为“世外桃源”。尤以大面积世界珍稀树种——青檀最为著名,1993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

    花果之乡——北泉村
      位于灵丘县南山区,距县城25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流水潺潺,万亩林地郁郁葱葱,花果飘香,素有“塞北小江南”美称。北泉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打造成一条龙服务体系。游客在游玩之中,可亲手摘一些绿色的、新鲜的桃、李、核桃、花椒等土特产品。

    木佛台生态旅游度假区
      位于下关乡东南部,村前有谢坪河穿过,河内溪水举之可饮。这里不仅有康泉浴池、林荫长廊、擎天一柱等自然景观,这里还是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黑鹳栖息地,游人可沿河畔追寻黑鹳踪迹,一睹黑鹳风姿。

    平型关战役遗址
      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东河南镇小寨村、蔡家峪村一带。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大捷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觉山寺风景区
      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又称普照寺,北魏皇家寺院,属灵丘“九景”之一。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回寺景区
      位于独峪乡曲回寺村,又称哭回寺。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记载,该寺为五台山佛寺下院。开元二十一年由北京的大禅师“慧感”奉诏创建,“旨赐曲回山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三百六十座佛塔,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武灵王墓

    位于灵丘县城西,为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之墓,“灵丘因此而得名”。原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现保护面积10900平方米,墓冢巍峨壮观。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