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张抗抗:从散文里看到真实生命感

    信息发布者:武惠仁
    2017-05-11 08:14:54   转载
    张抗抗:从散文里看到真实生命感

      

     

      

      

      原标题:《回忆找到我》首发 张抗抗 我也是“北漂”

      核心提示: “回忆,就代表已经有了历史,太年轻的朋友是没有的。”在《回忆找到我》中,张抗抗不止一次地写到了自己在“北大荒”的经历,这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昨天,中国女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带着全新散文精选集《回忆找到我》在北京举办首发见面会,现场与读者分享了她青春时代的回忆、对现在年轻人的观察、写作四十多年的心得。在《回忆找到我》中,张抗抗几番提到北大荒的经历,昨天她也为自己的这段青春岁月画了一个很流行的注脚,“我就是一北漂,北大荒的漂。”

      我是“北大荒的漂”

      “回忆,就代表已经有了历史,太年轻的朋友是没有的。”在《回忆找到我》中,张抗抗不止一次地写到了自己在“北大荒”的经历,这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我就是一北漂,北大荒的漂。你很自然地走向远方,不是被迫的,总觉得生活在远方,故事在远方,年轻人都有这样的冲动。”张抗抗19岁离开杭州来到北大荒,80年代以后到北京定居,“这是一种选择的态度。当时是时代洪流推动的,但也有我的选择。在农场我开始读书和写作。当你有选择,就有主动意识和主动权。我想对今天的北漂朋友说,命运的流水会带你去向任何地方。”

      除了“北大荒”,在《回忆找到我》中,张抗抗将描写父母的篇幅放在第一部分,而她的母亲在昨天的访谈过程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是我母亲带我走上了文学道路,她也是非常热爱文学的人。有一次一个杂志社给我出了个题目——假如再做一次女孩。假如我再做一次女孩,我还要选择现在的妈妈做我的妈妈,因为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

      一草一木皆世界

      “我在北大荒时除了读书就是读信。我父母给我写信,我都会在灯下给他们回信。我们连队有个女生是宁波知青,她父母每天给她写封信,我们特别眼红。她每天收信,回信,形成不断的链条。”除了书信文学,青春时代的张抗抗还会移情到比较容易生长和接近的物体,比如植物或者大自然。“那时没有丰富的生活,不像今天有太多选择。我说的这种自然也不是太远的自然,也就是北京郊区、杭州钱塘江的钱江潮、黑龙江大江逆行,或者一草一木皆世界,这就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张抗抗由此对比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我无意批评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我偶然会看到年轻人聚餐,围着桌子的他们全都在低头看手机,中间是没吃完的饭菜。我路过他们的卡座,看到这个情形就怀疑他们是来吃饭的吗?你在我身边,但我们之间隔着一个手机。很多人都说:我们就微信联系吧。希望大家在我的散文里看到一点真实的生命感,真实的存在,无论一朵花还是一棵草。”

       写作是越写越难

      张抗抗的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至今仍为她带来各种拥趸者,昨天还有一位读者在提问环节询问《赤彤丹朱》书名的寓意。在过去十年里,张抗抗的主要精力是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据悉,这部小说经过六次修改后终于完稿。昨天,张抗抗拒绝了一位读者请她“剧透”这部小说的要求,但她表示自己从二十多岁开始写作最艰难的是现在写的这部长篇小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二十多岁开始写作,讲出‘最’来很难,也没有什么惊险的例子。写作就是老老实实地重复,只是你的思维是不重复的,是工作方式的重复。你可能认为处女作是最难的,但写作是越写越难的,你要写更好的东西,就必须接受更大的挑战。”张抗抗说自己写作都有生病的记忆,“我写《情爱画廊》后也是大病一场,高烧不退。但这次写作是我最艰难的十年,以前的都不算什么了。”北京晨报记者 王琳

    >>思想理论>>党建论坛>>党史故事>>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