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白求恩在中国华北的战斗生活

    信息发布者:武惠仁
    2019-12-04 15:54:28   转载

     白求恩是一位外籍共产党员,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用手术刀创造了救死扶伤的众多奇迹,成为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的“白衣英雄”。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崇高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白求恩在中国抗日前线的战斗和生活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但是,白求恩在抗日前线的战斗行踪,各地记载的资料,在时间上互有冲突,总的倾向是,多数地区都愿意把白求恩在本地区活动的时间说得长一点,例如有文章说,白求恩“到晋察冀后大部分时间在唐县工作和生活”(笔者按:“大部分”等于九个月以上),从而造成了对白求恩行踪记载上的混乱。因此,笔者对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抗日前线一年半的战斗踪迹,进行了多方考证,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出来,敬请党史专家赐教。

     

    笔者收集到的记载白求恩在华战斗踪迹比较系统的资料有两件:一是白求恩基金管理委员会编辑发布的《诺尔曼·白求恩生平大事年表》(以下简称《大事年表》);二是1940年2月,晋察冀《抗敌三日刊》发表的《白求恩大夫在军区工作经过》(以下简称《工作经过》)。

     

    《大事年表》与《工作经过》记载的史料,多数可相互印证,有的可互相补充,但也存在明显的谬误或不足。比如,两件文献都说,1939年1月“西线五台石盆口战斗打响了,于是他立刻赶回插箭岭军区后方医院……一共施行了大小手术三百余名(例)”。石盆口是山西省五台县天和乡的一个村庄。笔者查考了众多战史和地方志资料,“五台石盆口”在抗日战争中从来没有发生过战斗,且军区后方医院所在地插箭岭,在河北省涞源县境内,距离山西省“五台石盆口”数百里之遥,因而白求恩这次治疗的伤员,绝对不是来自“五台石盆口”。

     

    据此,笔者不得不扩大对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活动资料的搜集范围,包括白求恩本人撰写的若干工作报告、信件和日记,很多与白求恩共同战斗生活过的同志以及他们的后代发表的大量回忆白求恩的文章,《聂荣臻年谱》中关于白求恩活动情况的记载,等等。尽管如此,仍有个别情节难以准确判定。对此,本文作为“存疑”在文内注明,供读者辨别。

     

    白求恩逝世三个月后,晋察冀官方报刊发表的《白求恩大夫在军区工作经过》一文中,将白求恩在晋察冀的活动历程概括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建立模范医院”;“第二个时期……创造特种外科医院”;“第三个时期……组织东征医疗队”;“第四个时期……注意军区整个卫生机关的全面工作”。

     

    以上四个时期,尽管是按“事件”区分的,但一个“事件”主要是在一个地区进行,与本文按“路线图”形式考证白求恩的行动踪迹,基本吻合。故笔者借鉴了《工作经过》的基本思路,将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活动的区域,划分为五个地区分别阐述。

     

    在山西省五台地区(属于晋察冀二分区)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过,白求恩“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关于五台山,毛泽东在会见白求恩时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所以,白求恩从延安出发,经陕北、晋绥边区进入晋察冀边区后,首先到五台山南麓的金刚库村向聂荣臻报到。聂荣臻聘请他做军区卫生顾问,他表示接受,并要求立即到医疗第一线工作。第二天,即1938年6月18日,由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陪同,赶赴30公里外的军区后方医院。医院的520多名伤病员分别住在五台县松岩口村及其附近的河西村、河北村。白求恩先用一周时间对全部伤病员逐个进行了检查,然后用四周时间为147名伤员做了手术,其中包括平型关战斗中负重伤尚未痊愈的一一五师伤员。

     

    8月7日,白求恩到金刚库村向聂荣臻当面提出,建立一个起示范作用的模范医院,以便培养医务人员。聂荣臻同叶青山商量后,同意了白求恩的意见,确定在军区后方医院第二所的基础上改建,并聘请白求恩担任院长。白求恩非常高兴,在他组织领导下,动员军队和地方群众的力量,开展了突击性的“五星期运动”。9月中旬,模范医院在松岩口建成,15日举行了落成典礼。聂荣臻和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人宋劭文、胡仁奎等出席,白求恩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聂荣臻致祝词,并宣布了白求恩的院长任职。

     

    白求恩在创建模范医院期间,抽空于8月下半月赴冀西巡回医疗约两周,在阜平县龙泉关召提寺、曲阳县南家庄尔村、唐县军城等地,为部队的多名伤员做了手术。

     

    模范医院落成不久,日军进攻晋察冀军区,院址被烧毁。解放后,对于模范医院存在的时间,史料记载不一,有的说7天,有的说10天,有的说13天。笔者考证,模范医院存在的准确时间应当是半个月。根据是,日军侵占松岩口的日期,应该是10月1日至3日之间。证据有二:一是白求恩从模范医院写给马海德的最后一封信,落款为“1938年9月30日,于晋察冀边区松岩口”。信中称,医院人员“已经撤到东部,现在是一个师的医院。日本军队离此只有五十五里,我已经准备好参加流动手术队到前方去,可能明天动身”。此信证明,9月30日松岩口尚未失守,敌军尚在五十五里以外。

     

    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和《聂荣臻年谱》记载,侵占松岩口日军的战斗进程为:9月29日,敌从盂县渡过滹沱河向五台进犯,我二分区部队和军区学兵营,在牛道岭给敌以重大杀伤,歼敌联队长清水正夫以下400余人;9月30日晨,敌军占领牛道岭北麓的五台县柏兰镇,下午4时继续向北攻击前进,10月3日占领五台县城。松岩口在柏兰镇与五台县城之间,距柏兰镇约40公里,按一般行军速度,中途即使没有我军的阻击,敌人最快也只能于10月1日到达松岩口。

    在河北省平山地区(属于晋察冀四分区)

    资料显示,白求恩曾经两度在平山地区活动,但两次到达平山的时间,资料记载都不统一。

    第一次到平山。按白求恩9月30日致马海德的信所述,他应该是10月1日或稍后才能到达平山,但《大事年表》、《工作经过》却说他9月28日到了平山洪子店。此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白求恩到平山后,首先在四分区后方医院,参加了洪子店战斗的救护工作,为数十名伤员进行了检查和手术,并帮助该院改进管理工作。以后参加了小觉镇妇救会庆祝胜利大会,还参加了洪子店四分区的祝捷大会,应邀在会上讲了话。10月22日,白求恩根据对四分区的巡视情况,给聂荣臻写了士兵优抚工作的建议书。10月25日,白求恩到达观音堂乡花木村军区后方医院,看到医院的建设和工作方式,仍然保持了模范医院的传统与作风时,甚为高兴。其间,他还到秋卜洞、河口村、常峪村等地巡回医疗。先后为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唐延杰、众多的我军伤员和两名头部受伤的日军战俘做了手术,并给当地群众治病疗伤。

    10月29日,白求恩由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游胜华陪同,到达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蛟潭庄。聂荣臻向他们介绍了军区反“扫荡”形势后说:“昨天三五九旅在广灵张家湾、邵家庄至灵丘贾庄的公路上,伏击日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的战斗激战一天,歼敌常冈宽治少将以下500余人,我军伤员较多,王震旅长请白求恩率医疗队赴灵丘医治。”

    10月30日,白求恩一行回到常峪村军区卫生部,着手组建西征医疗队。西征医疗队由白求恩和游胜华带领,队员中有翻译董越千、医生王道建、护士赵冲、勤务员何自新、炊事员冯志华等。

    1938年11月6日,医疗队整装出发,离开平山赴灵丘。

    第二次到平山的活动情况。《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在平山斗争史》记载:“1月13日,北方分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平山县北苍蝇沟召开……白求恩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事年表》记载,白求恩“月底参加了边区党代表大会……2月3日在边区党代表大会上发言”。

    第二次离开平山的时间:《大事年表》记载,白求恩“2月7日组成了东征医疗队……2月15日,军区首长批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工作经过》也记载,2月15日,白求恩离开平山赴冀中。

    一点存疑:1939年元旦,白求恩是否由灵丘回到过平山?《聂荣臻年谱》记载:1939年1月1日,聂荣臻“设便宴款待白求恩”。笔者判断,《年谱》记载可能有误。理由是:1938年12月15日,白求恩在灵丘杨庄组建了“晋察冀军区特种外科医院”。1939年1月3日,白求恩在该院主持了“特种外科医院实习周”活动。聂荣臻所在地平山蛟潭庄与灵丘杨庄相距三四百里,白求恩如果1月1日在平山接受聂荣臻宴请的话,1月3日(中间只隔一天时间)是不可能在灵丘杨庄出现的。再者,白求恩在组建特种外科医院并举办“实习周”的紧张工作中,往返七八百里到平山跑一趟,情理上也不好解释。

    在山西省灵丘地区(属于晋察冀一分区)

    1938年11月6日,白求恩一行从平山花木村军区卫生部动身,赴一分区灵丘,但到达灵丘的时间说法不一。《大事年表》、《工作经过》说,11月9日到达“山西灵丘县杨庄村军区后方医院”;白求恩1938年12月7日写给聂荣臻的《加美流动医疗队11月份工作报告》说,“我们于19日到达(灵丘)下关”。从平山到灵丘,途中到底是走了3天还是13天,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走13天似不够合理,《工作报告》可能存在笔误。

    按照白求恩在《加美流动医疗队11月份工作报告》中的记述,医疗队首先到灵丘下关三五九旅卫生部受领任务,从第二天开始,先到河浙村、曲回寺三五九旅两个医疗所为200名伤员进行了检查治疗,然后到下石矾、串岭峪,对原先住在这里和刚从涞源前线送来的80余名伤员进行了检查治疗。26日赴杨庄军区后方医院,检查伤员60名,施行手术40例。27日晚,接王震旅长急信,得知部队29日将在灵丘北部作战,于是28日行军60公里,到达灵丘县城以西的蔡家峪军区后方医院一所,29日转到县城西北黑寺村临时急救站,连日抢救前线送来的71名伤员。战地医疗工作结束后,于12月3日回到曲回寺三五九旅医疗所,总结这次前线疗伤的经验。

    12月7日,白求恩在杨庄草拟了一份给聂荣臻的报告,建议在军区后方医院一所的基础上,成立特种外科医院。第二天与游胜华讨论修改后,用电报发出,很快得到聂荣臻的同意。

    12月15日,晋察冀军区特种外科医院在杨庄宣告成立。按照白求恩的主张,医院成立了院务委员会,吸收各方面代表参加,包括伤员和村干部在内,实行民主管理。

    1939年1月3日,白求恩在特种外科医院主持了“实习周”活动,训练团以下机构的卫生人员。第一批有第一、第三军分区和三五九旅的23人参加。学习结束后,白求恩给他们颁发了手写的实习合格证。

    1月15日,白求恩离开灵丘,先到一分区涞源,16日到达三分区唐县花塔医院,用10天时间初步建立起第二个特种外科医院。然后返到涞源插箭岭军区后方医院,为在南、北石盆村战斗中的伤员施行了大小手术300多例。1月底,结束“西征”,回到平山军区卫生部。在河北省河间地区(属于冀中军区)

     

    白求恩经军区首长批准去冀中后,提出一个口号:“组织东征医疗队,开展平原游击战争中的医疗卫生工作!”因此,白求恩率医疗队去冀中工作称为“东征”。“东征”结束后,白求恩向聂荣臻写了《在冀中四个月的工作报告》。《报告》对医疗队在冀中活动的记述,与《大事年表》、《工作经过》基本一致。现根据各方面的资料综合概述如下:

     

    白求恩被军区首长批准到冀中工作后,于2月15日“率领18个卫生干部,高举着‘晋察冀军区东征医疗队’的旗帜,冒着北国的寒风,向平汉路上挺进了”。辗转于阜平、曲阳、唐县等地,2月19日深夜,从定县清风店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进入冀中,21日到达冀中军区司令部。3月3日,白求恩在冀中的战斗中度过了49岁生日,这一天他做了19例手术,直到第二天6点才休息。医疗队在冀中军区后方医院,一天内检查了200多个伤员,三天内实施手术40多例。后转到一二○师卫生部,当天施行手术不下60余例。从3月14日开始,白求恩率医疗队进行战场救护,前后经过了4次战斗:3月14日~19日,留韩村战斗;4月15日,大团丁村战斗;4月26日~28日,齐会村战斗;5月18日,宋家庄战斗。

     

    白求恩还利用战斗空隙,于5月初到河间县四公村,检查了隐蔽在那里的八路军伤员。6月在冀中后方医院巡回医疗,开办医生、护士训练班,以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6月20日,为军区卫生学校拟定了教育方针的文件。

     

    6月30日,白求恩回到晋察冀军区卫生部。7月1日,在完县神北村给聂荣臻、巴克·白劳德、李姆博士寄去了《加美流动医疗队四个月的工作报告》。

     

    在河北省唐县地区(属于晋察冀三分区)

     

    1939年5月21日,聂荣臻率军区司令部移驻唐县和家庄。白求恩6月底从冀中返回冀西后,就在以唐县为中心的一带活动。

     

    7月1日,白求恩在完县神北村写出《在冀中四个月的工作报告》,12天后在完县神北村完成6000余言的《关于改进卫生部门工作的建议》。此时,白求恩因腿部感染,转到唐县和家庄军区司令部休养,其间,编写了《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一书。

     

    8月1日,白求恩在和家庄写出《加美流动医疗队月报》。之后,完成了外科医生适用的《初步疗伤》、《模范医院标准》等书籍和讲义。

     

    9月初,白求恩伤愈回到花盆村卫生部,参加了军区卫生部长会议,对军区卫生部提出许多具体意见。

     

    9月18日,白求恩在唐县牛眼沟村军区卫生学校开学典礼上讲话。同时提出组织军区卫生部视察团,视察并扶助各分区部队卫生工作的建议。

     

    9月25日,军区卫生部视察团由卫生部长叶青山带队,白求恩、后方医院院长林金亮等人参加,从花盆村军区卫生部出发。视察路线为:唐县于家寨,曲阳县南家庄尔村、郎家庄、灵山、党城、上河,唐县老姑村、葛公村,完县神南村、北清醒村,易县坎下、独乐、松山、管头。

     

    10月20日,日军对一分区开始了“冬季扫荡”。白求恩得到消息后,立即带医疗队从易县赶赴涞源敌“扫荡”前线,参加战地救护工作。28日,在涞源县城西北部孙家庄,为前方运送下来的伤员施行手术时,左手中指第三关节被刺伤。11月1日,在易县甘河净村,为一名丹毒患者做手术时,致使受伤的手指被感染。11月8日,到达易县王家台三团卫生队,体温已达39.6℃。11月9日,高烧至40℃,剧冷、打寒战、呕吐。11月10日,白求恩病情加重,三团首长决定送他到军区后方医院救治,派担架往驻在唐县花盆村的军区外科医院护送。当日下午3时,路经唐县黄石口村时,白求恩决定在此停留,护送人员将其安置在村民邸俊星家的小北屋里住下。11月11日,白求恩在小屋的土炕上,给聂荣臻写了“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的遗书。11月12日晨5时20分,不幸逝世。

     

    白求恩殉职以后

     

    白求恩殉职的噩耗传来,根据地军民都极其悲痛。但是,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保护好白求恩的遗体,防止被正在“冬季扫荡”的日军劫获。于是,白求恩逝世后一系列的善后工作,便从转移和保护遗体开始。

     

    白求恩遗体被用担架抬着辗转四天后秘密初葬。11月12日10时,唐县交通站派出8人担架队,开始转移白求恩的遗体。担架队经过四天的辗转,于15日傍晚到达曲阳县于家寨(后划归唐县)。16日,于家寨武装委员会领导给白求恩遗体净身整容后,用红绸裹体,为其穿上新军装。17日,军区选了一口最好的柏木寿材,聂荣臻将遗体入殓后,举行了殓葬仪式。当日夜,由于家寨村干部与部队同志一起,将棺木秘密地埋葬于村南狼山沟门,葬后将土地犁平,没留下坟头等痕迹。三天后,日军到于家寨“扫荡”,白求恩的初葬地始终没有被暴露。

     

    举行白求恩追悼大会和陵墓落成典礼。1939年11月21日,毛泽东发表《纪念白求恩》一文;同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委员会吊唁白求恩》电。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举行追悼白求恩大会,并由中共中央、八路军和追悼大会向其家属发慰问电。”1940年1月5日,晋察冀军区在唐县军城举行悼念白求恩万人大会,聂荣臻宣读祭文,并为修建白求恩墓和纪念碑奠基。6月,坐落于唐县军城南关的白求恩陵墓竣工,21日举行了落成典礼,聂荣臻敬献花圈并宣读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求恩遗体迁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

     

    以白求恩的名字命名卫生机构。1939年9月18日,白求恩倡议的军区卫生学校在唐县牛眼沟村成立。白求恩牺牲后,该校被命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成为中国首个以白求恩名字命名的机构;随后,又将白求恩生前工作过的晋察冀后方医院(前身为松岩口模范医院),命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以后,全国各地许多医院、学校或其他机构,以白求恩冠名者不胜枚举。

     

    建立白求恩纪念馆及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白求恩纪念馆及文物保护单位。例如:山西省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纪念馆,河北省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的白求恩纪念馆,河北省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河北省河间市屯庄白求恩手术室纪念馆等。白求恩文物保护旧址的数量更多一些,其中保护规格最高的是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内存有大量文物,有些是白求恩亲手指导当地“匠人”制作的。

                                      (文字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1939年),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3月3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白求恩的一生充满戏剧性的经历,洋溢着高尚的自我献身精神。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1938年3月31日来到中国延安,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遗体被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2年,加拿大政府追认白求恩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